欢迎光临 公魁教育官方网站Welcone to NBS Survey Office in Nanning
咨询热线 15277183717

课程介绍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考试信息 > 公务员考试 > 国家公务员 > 备考资料 > 申论备考 > 正文

公魁教育:申论多棱镜二十:提高写作能力与追寻热点哪个更重要

更新时间:2023-12-21 08:14:00点击次数:6151次字号:T|T

随着国考时间越来越近,猜测申论考题出题方向、寻找各种热点问题,熟悉各种热点背景、内容,熟记相关知识等让部分考生朋友忙得不亦乐乎。同时,各种纸质媒体和培训机构也在推波助澜,把各种能够想象得到的、搜寻到的资料呈现给考生朋友们,如果能够集中展现出来,这个场景估计是五彩缤纷、目不暇接。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好象忘记了一点,也是公魁教育想借此文章与大家交流并提醒的一点:与其随波逐流弄得精疲力尽,不如把基础夯扎实了,努力做个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的好宝宝!

一、申论到底考什么?

熟悉并经常登录“公魁教育”网站、阅读里面文章的朋友们会知道,申论是测试考生对机关公文写作的潜能。这个潜能有三层含义:一是面对问题能否站在政府或者公众的视野来思考和处理。这对多数考生朋友来说,跨度有点大,从小到大都是习惯站在自己的立志看问题、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特别是对大四这些没有工作经验的孩子来说,难度更大一些。二是公文写作基本格式是否熟悉。综观近年来的申论考试,不论是国考还是省考,出现了讲话稿、总结报告、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等公文的写作,要高质量地把这些考题答好,相关公文写作格式是必须熟悉的。三是对相关问题理解的深度和广度。这主要体现在最后一篇大文章里面。大家观察近年来的申论考试最后一道大文章的写作能够发现,这个题目的推出呈现格式化。先是推出一句带引号的话,这句话出自于给定材料的某一段落,但又与所有给定的全部材料或者是大部分材料相关联;要求考生结合对这句话的理解,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然后,会对文章提出相关要求、包括字数。

掌握了申论考试的内核,结合申论考试的四个考察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公魁教育认为:考生朋友们要想申论考得好、得高分,最为重要的一个能力、也就是对整个考试起支撑作用的一个能力是综合分析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强的朋友,对给定材料的阅读理解会相应增强,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强起来,这个问题相信大家好理解和能够理解。另外一个文字表达能力,考生朋友们从幼儿园读到大学毕业,10多年的寒窗苦读,相信大家的文字基本能力是可以过关了的,否则,也到不了今天信心满怀地参与国考或者省考的角逐。

再讲一层意思,为什么综合分析能力最关键呢?因为多数考生朋友没有站在政府或者公众的视角去思考考题所讲问题的经验,还是一只菜鸟!你是菜鸟不要紧,关键是改卷的老师手里拿到的参考答案不是菜鸟写的,而是经过了千锤百炼、浴火重生的老鹰写出来的。

二、熟练掌握写作基本功与熟悉热点问题哪个更重要

我们还是回到近年来的国考或者省考的考题,大家可以找到这些年的考题来看,前面的几道小题主要以归纳概括总结、分析问题原因、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对某些关键句子的理解以及讲话稿、会议纪要等400到500字左右的公文写作为主。而且每一道题的作答,都是要求大家根据给定的某个材料去完成。怎么完成?建立在对这些指定材料的归纳分析概括总结的基础上。离开这个基础,我们的作答就成了无水之源、无本之木。

分析到这里,相信考生朋友们会坚信:对前面几道小题的回答必须以提高综合分析能力作为基础。只有这个基础打牢了、夯扎实了,回答起来才会得心应手、挥洒自如。

再看最后一道大题。都是从某句话的理解中展开对文章的写作的。对这句话的理解我们同样需要考虑多方面的情况,一是这句话的前后句或者前后段是个什么情况,也就是这句话是怎么引伸出来的,前因是什么、后果又是什么,这是对这句话进行理解的第一个层次。第二个层次是整个给定材料的主旨是什么,这是从更大一点的层次来思考这句话,意思是说:出题人弄了7000-8000字的材料给你,大手笔地端出这么一盘菜,混杂在这些有用的、一般有用的、没用的“璞玉”是什么,你得把这块玉找出来!第三个层次才与部分考生朋友四处看热点相关联。就是说,我们还得想想这个热点问题的相关情况。我们讲过,申论考试题一定不会是小鸡小肚的问题,一定会是正在发生的、没有形成定论的、能够引起广泛关注的社会重大问题,也就是通俗意义上的“热点”问题。只有这样的问题,才能够让国考的数百万、省考的十数万或者数十万考生朋友们各抒己见。在这个“抒”中发现适合到机关工作的优秀人才。

讲到这里,相信大家对申论写作是掌握写作基本功重要还是熟悉热点问题重要,有了自己倾向性的认识。

下面,我们再加点佐料,方便大家把自己的观点炒熟、炒出色香味。

三、申论大文章是怎么写出来的

为了帮助考生朋友们熟悉申论写作,公魁教育构思了:格局篇、布局篇和材料篇等三篇文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登录公魁教育阅读),今天这篇文章是临时起意而写的。为什么会起这个意呢?因为我们的交流群里有部分朋友们在努力地想象着2017年国考的申论会朝着哪个热点出题,然后努力地熟悉这些自己想象出来的热点的相关资料。

师者:匠心也!公魁教育自成立以来即秉持这个宗旨。作为有责任心、全心想着要对得起考生朋友信任的公魁教育,临时增加这篇文章,期待大家在复习备考过程中能够充分利用不多的时间,把这些不多的时间发挥出最大效益,早日成功上岸!岁月中把无情刀!

公魁教育强调过,既然申论考的是大题材、是社会热点问题,那么它的思想性也就是我们写这篇大文章的主旨一定要站得高,站在政府或者公众对这个问题怎么看、怎么办的立场来思考和确定文章的主旨,但是,我们在动笔的时候,却不是从大而论的,是从小而窥全豹的,也就是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驾驭全局、驾驭材料,从小的具体的材料中引伸出我们蕴含其中的大义。这个大义,不是靠贴“高大全”的标签强加上去的,而是以小见大中让改卷的老师“见”出来的。

还有一个问题,这篇大文章的材料来源问题,也就是这篇文章是靠哪些材料来支撑的问题。琢磨过或者参加过考试的朋友们知道,这篇文章主要取材于“给定材料”,虽然出题人说了那么一句“不拘泥于给定材料”,但是,如果你从自己脑袋里掏出来的不是“高大全”的材料,那你真不如直接取用给定材料。给定材料,改卷的老师熟悉,你用上去了,反映你对给定材料的把握能力是强的,也是容易被改卷老师接受的观点。如果你掏出了一大堆自己认为可行、但不被改卷老师接受的材料去佐证你的观点,就有可能弄巧成拙!因此,我们在写大文章的时候,即使是我们复习备考时看到了的热点问题,而且对这个问题的相关材料也挺熟悉,但也不要过多地搬到文章里面来。有的考生朋友说:我写大文章的时候就是把给定材料里面和我脑袋里面的一些相关内容揉揉、拼拼放到里面就成了。文章是成了,得到的也是磕磕碰碰的分数。

公魁交流:讲那么多,我们给出的观点是:申论文章的写作,一定要以夯实写作基础为前提,这是申论考试成功之“本”,考生朋友们如果有时间,多把它花在这个上面。看热点问题,是申论写作成功之“末”(这里的本和末,只作为我们阐述这两者重要性而言,而不是否定看热点问题的必要性)。

最后给大家一个指标性的参照,申论大文章的写作,即使出题人说:不拘泥于给定材料,但我们引用给定材料以外的材料也请不要超过30%!超过这个比例,你的文章给改卷老师的感觉就是:脱离了给定材料写出来的文章。大家看仔细了:根据给定材料但不拘泥于给定材料。

欢迎转载,但须署名老马并注明来自公魁教育,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原创 (编辑:公魁教育)
在线咨询